导读:借高利贷没办法偿还是有权利报警的,但这是民事纠纷,警方一般是没办法立案的。国内的法律明确的规定了借款的利率不能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高利贷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
1、借高利贷没办法偿还是不是有权利报警
借高利贷还不起可以报警,但公安机关一般不会立案,由于借贷纠纷是民事纠纷,假如当事人约定的借款利率超越了法律规定的范围,则超越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能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约定的,视为没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清楚,当事人不可以达成补充协议的,根据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买卖方法、买卖习惯、市场利率等原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利息。
2、高利货不还有哪些后果
借高利贷不还的后果有:
1.被高利贷机构疯狂催收。债务人到期未还款的,会被高利贷机构用各种方法进行催收。
2.被暴力威胁。高利贷机构为了追回借款,不少会采取暴力催收或是威逼利诱的方法,尝试让债务人还款。
3、高利贷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三年。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遭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可以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人请求权的行使权发生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当事人超越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如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且查明无暂停,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假如另一方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则视为其自动舍弃该权利,法院不能根据职权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应当受理支持其诉讼请求。
《中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根据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了解或者应当了解权利遭到损害与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根据其规定。但,自权利遭到损害之日起超越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状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引使用方法条
中国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