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动产权证如何办理
不动产权证是权利人享有该不动产物权的证明,办理不动产权证的方法是:
1.办理不动产权证一般以合同约定时间为起始点,这个时间一般指工作日。办理过程中,或许会采取分批次办理的方法。业主需要先办理收房手续,并确保办证成本已经缴清。
2.业主需要到售楼部签字赞同缴纳契税。所需材料包含合同原件、本人身份证、一次性或首付款收据(原件)、契税收据与修理基金收据。
3.当不动产权证办理好后,领证步骤依据付款方法有所不同。若是按揭购房,需要到售楼部或房管局办理抵押手续,办理后会公告领证。
4.若是一次性付款,则需到售楼部办理审批步骤后领证。对于按揭购房但提前还清银行贷款的,可凭结清证明办理有关手续,领取不动产权证时不需要再办抵押手续。
2、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影响
法律快车提醒,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这一规范来自于《民法典》中的规定。
1.国内各类不动产登记职责分散在不一样的部门,致使不动产权利相互交叉、重叠,不利于权利人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和不动产买卖安全。
2.不动产统一登记规范的推行,是确认不动产产权归属的基础规范之一,对建设现代市场体系、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权、提升政府治理效率、打造统一的不动产信息查看系统具备要紧意义。
3.自2015年3月1日起实行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后,城市居民的“房地产证”将陆续换发成“不动产证”。
4.国土资源部还发布了有关公告和推行细节,以加快推进信息平台建设和不动产登记规范的落地。
5.不动产统一登记对老百姓的影响主要体目前保护个人产权、买房办手续愈加便捷、成本减少、保障农民财产权利与买卖更安全等方面。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还明确规定,只有权利人和利害有关人才可以查看信息,保障了个人隐私和买卖安全。